君临志愿者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清远首家官方审批通过并注册的志愿者组织
查看: 4141|回复: 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慈善组织必须永远谦恭地接受监督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1-7-5 00:37:1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一个接受亿万人捐款的组织,必须接受亿万人的严苛检验和监督,这就是慈善事业的现实。一旦失去了公信力,慈善事业的生命也就告终了。
  做慈善,得让人信任你,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必须有公信力,否则,就没人给你捐款。
  在旧中国,中国人的慈善,靠的是个人的公信力。所以,凡有大的慈善募捐,必须有足够大的大人物领衔。这样的大人物,必须既有号召力,个人声誉又好。民国时期,像做过总理,而且一直热心慈善的熊希龄,有资格;而青帮大亨杜月笙,也有资格。
  杜月笙虽然人在帮会,靠的是黄赌毒发财,却非常热心慈善,每年都在救济穷人上花大笔的银子,甚至自己闹亏空,也要施舍。这样的事做多了,公信力也就有了。很多次长江大水灾,都是由于杜月笙的参与,慈善救济才能办起来。
  如果不靠个人的公信力,就得依赖组织,特别是公益组织。
  在晚清和民国,依赖组织的慈善事业,主要是教会办的。教会的募捐,主要来源是国外,公信力则来自教会本身。天主教和新教各派多年做慈善事业,其组织的公信力,赢得了人们的信任。到了民国时期,即使非教徒的中国人,也有乐意参与教会捐助的。
  显然,慈善事业的公信力,跟从事慈善者的行为密切相关。如果依赖的是个人声誉,则不仅主持的大佬声誉要好,底下具体办事的人也得规矩,否则,一旦弄出事来,也一样声名狼藉。民国期间,出过好些借救灾募捐牟利的事,每个事件背后,都有一个大佬栽了进去。实际上,都是底下人坏的事。
  这种事,似乎只有杜月笙有金刚不坏之身,做最多的慈善募捐和义演,却一次没出过篓子,原因大概是人家是帮会老大,底下办事的帮规森严,没人敢糊弄老头子。
  而从组织上讲,则更是因为教会多年做慈善,积累甚丰,容易让人信任。所以,从事慈善的人或者组织,自身的行为,要经得起推敲。
中国的红十字会是官方组织,从事的是单纯的慈善事业。来头大,出身好,有天之骄子的感觉。但它也有先天的劣势,无法依赖大佬的个人信誉,最大的问题,还是长期运作过程不公开透明。
  这些年来,有关红十字会的传说林林总总。令人诟病最多的,是它对善款征收的管理费。有的说它提成10%,有的说提成19%,甚至还有人传说它们提成50%。
  真佩服红十字会的领导层,这么多年,面对这样的传说和质疑,居然很少出面解释,一任飞短流长。
  现在正在发酵的郭美美事件,实际上是公众对红十字会多年怀疑的大爆发。
  但,红十字会依然故我,在这个网络时代,照样像过去那样行事。郭美美事件出来,不及时申请第三方调查,反而自己出两个杀气腾腾的声明,一面干巴巴地撇清自己,一面对媒体挑三拣四。结果,火上浇油,反而把事情搞得更大。
  在任何国家,慈善都是国民的敏感神经。任何人都受不了爱心捐赠被人挪做他用,或者贪污掉。这样的心理反差,令人无法不愤怒。
  所以,慈善组织要想维持正面形象,就必须永远谦恭地接受监督。一个接受亿万人捐款的组织,必须接受亿万人的严苛检验和监督,这就是慈善事业的现实。一旦失去了公信力,慈善事业的生命也就告终了

评分

3

查看全部评分

2#
发表于 2011-7-5 21:49:37 | 只看该作者
做事要透明化、这样更好发展下去
3#
发表于 2011-7-6 00:04:26 | 只看该作者
虽然不太理解,但真得说的很好、
4#
发表于 2011-7-7 11:12:10 | 只看该作者
过来支持一下!
5#
发表于 2011-8-13 22:30:31 | 只看该作者
慈善组织是需要接受监督,否则一旦失去了公信力,慈善事业的生命也就告终。认同、支持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清远君临志愿者 (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56665861-0 粤清城社证字第0048号 粤ICP备16013497号 )

GMT+8, 2024-6-26 10:40 AM , Processed in 1.091736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